面对家人或是相处已久的爱人时,我们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对方只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我们却会忍不住地对对方发火。事后回想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奇怪:怎么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发脾气呢,难道我对Ta已经没有耐心了吗?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一书中写道,“为什么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会导致情绪爆发?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如果说那些引发怒火的小事是蚊子,那么那些真正的原因,则是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它们是真正的不满,但我们总是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下文摘选自《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没有人会毫无缘由地因小事而生气,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突然爆发的。当然让我们不快、愤怒或陷入沉默的事情往往很狡猾。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蚊子,然而它的刺可能会触及我们内心的更深层面。比如,一个敏感点可能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因某些较小或较大的心灵创伤而形成的。
接下来分享四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突然间受到不愉快情绪的袭击,他们很难理解和摆脱这种情绪状态。这导致了多重沮丧:他们自己感觉不好,得不到理解,不知道这些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01
小事造成的压力:四个小故事
无端的指责——丽莎的故事
丽莎和丈夫住在一套出租公寓内,他们与邻里关系和睦。有一天晚上十点了,她的丈夫还没有回家。丽莎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刺耳且紧迫。惊吓之余,她不知所措地打开了门。一位邻居情绪激动地站在她面前,劈头盖脸地一通责备:“都几点了,你竟然还在用电钻!”
“我不知道……可是我根本没有电钻呀!”丽莎回答。“那就是楼下那层的人,真是太没素质了,都这个时候了!”这位邻居边说边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丽莎咕噜了一句:“抱歉。”然后合上了门。她气得一直发抖,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是:“但愿她能相信我,根本不可能是我啊!”她上了床,激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丈夫回家时,她把刚才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丈夫也很生这位邻居的气,因为她的错怪让妻子如此受伤。他建议明天去找邻居评理,丽莎强烈反对,可自己又无法平静下来。此时丈夫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先睡吧,毕竟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车辆并未受损——斯特凡的故事
斯特凡散步回来朝停车的地方走去,还没走近就看到有一位车主正在倒车,刚好碰到了他那辆新车的保险杠,居然还准备开车离开。斯特凡愤怒地冲过去,一边做手势,一边大声喊道:“你是不是打算溜走啊?”那位司机在后视镜里看到了他,立即下车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并说他只是稍微碰了一下斯特凡的车。两人仔细检查了保险杠,没有发现任何剐蹭痕迹。
斯特凡还是无法平静下来,他气急败坏地说:“马上把你的保险公司名称告诉我,否则我就报警!”被指责的司机冷静地回答:“你可以去报警啊。反正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斯特凡坚持说:“这辆车必须送去修车厂检查,可能有内伤。”那位司机只是摇了摇头,然后驾车离开了。斯特凡上前追赶了几米,挥舞着拳头愤怒地喊道:“马上停车!”而听到他这句话的只有几个与此毫不相关的路人。
一周后,斯特凡依然愤愤不平地向朋友们吐槽这件事,尽管汽车修理厂早就说了这辆车没受任何损坏。
常常为袜子而烦恼——安娜和彼得的故事
这是一个经典的、似乎永恒存在的问题。安娜和彼得结婚已经三年了,他们生活在一套宽敞的公寓里。安娜目前在家里做一份兼职并负责家务,彼得则是一名高级职员。一天,彼得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到家里。安娜问候道:“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他轻轻地“嗯”了一声,然后脱掉大衣、夹克,摘掉领带,坐到了一把椅子上。安娜非常了解他这种回答方式,肯定是“我已经很累了,我需要休息”。
在这种情况下,她别想听到丈夫反问她今天过得如何了,于是安娜简单地说:“厨房还有一些吃的。”并用带有一些恼怒的语气说,“如果你能收拾一下卧室里你的袜子和报纸,那就太好了。”彼得生气地回应:“你又开始了吗?难道没有别的事情可以讨论了吗?”安娜明显提高了声音:“你还问我?你一到家就马上躲在你的报纸后面,难道我还不如你关心的经济专栏重要吗?”
彼得的身体又向椅子里挪了一下,他的姿势并不轻松,更像是内心的一种妥协。他用手抚摩着自己的额头,好像在尽力抚平自己的情绪。为了避免争吵,他努力寻求和解:“真对不起。今天早上我确实赶时间。”
假期间的坏心情——塞巴斯蒂安的故事
塞巴斯蒂安和他的妻子索菲亚一起去度假。他们和另一对朋友一起租了一间山中小屋。作为软件安装项目负责人,塞巴斯蒂安的工作涉及大量的公司内部冲突和权力斗争,既耗费精力又容易心累,因此他很高兴能有机会短暂逃离这样的高压环境,但同时他又担心同事们可能会在他度假的时候试图插手他的工作,或者可能会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做出什么重大决策……优美的雪景和收音机里播放的维瓦尔第的《四季》把他拉回到当下,他非常期待接下来两周的滑雪、品尝美食等一系列娱乐项目。
说到美食,他在想是否已经买了足够的食物,因为山中小屋并不提供饮食。现在他才记起妻子几天前就叮嘱他要买好食物。假期前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他全然忘记了这件事(可能也因为他本质上认为这应该是妻子的任务)。他意识到自己的疏忽,立即给朋友打电话。他的朋友在电话那头的回答在他看来有些不耐烦:“你们买你们的吧,我们已经准备好我们的了。”
塞巴斯蒂安的情绪低落下来,他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失望和不安。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他变得沉默寡言。到达目的地后,他很快缩进自己的房间,一阵疲倦再次袭来,他实在没有心情和人交谈。他妻子关切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的回应却无比冷漠。
他的手机响了。是同事打过来的电话,这位同事先是为突然打扰道歉,然后说很需要塞巴斯蒂安的建议来解决一个问题。塞巴斯蒂安在这个领域是公认的专家,他果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的同事为此感激不已,挂断电话时,塞巴斯蒂安感到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疲劳和懊恼消失了。他再次加入朋友群里,这个傍晚他过得很愉快。
02
“别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验:突然被负面的情绪袭击,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就像是“无中生有”。你可能会感到恼怒或悲伤,变得沉默或愤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别人询问时,你找不到任何解释,你对自己的情绪波动感到困扰。
旁人的反应是疑惑、不解或责备:
“你怎么一下子这样了?”
“别那么敏感!”
“不要把它当成个人攻击!”
“别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
我们对这些评论的回应或许各不相同:
否认:“这没什么。”
掩饰:“我就是心情不好。”
自责:“我觉得自己太蠢了。”
责怪:“你明知我不能忍受你乱扔脏袜子/你居然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因为你我们又迟到了/一切都怨我……”
所有这些反应都可能导致情绪爆发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毫无疑问,没有人能始终保持强大、自信、冷静。所以,生气、恐惧、担忧、受伤等不愉快的情绪,首先都是对烦心事最正常的反应。同样正常的是,我们并不希望产生这样的情绪,总想尽量避免或快速摆脱这些情绪。
我们常常努力在他人面前隐藏这些情绪。我们已经学会区分哪些情绪在哪些情况下是受欢迎的或不受欢迎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这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压抑住那些误以为不该有的情绪,就会切断我们通向重要需求的路径。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我们还会深入讨论。
如果我们将一只蚊子变成了一头大象,我们虽然会感到情绪的波动,但无法得知这种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隐藏着我们无法解释的感受,这些感受通常被认为是不合适的、莫名其妙的,甚至是疯狂或病态的。
03
看得见的原因和隐藏的原因
如果一件事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小事一桩,就像一只蚊子。彼得可以毫不费力地收拾他的袜子,因此他的问题并不在于袜子。然而,真正的原因很难发现。
当我们产生情绪的原因显而易见时,我们根本不需要解释,比如:
- 明显的轻视或贬低。
- 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不平等对待。
- 遭受重大损失。
- 客观上构成威胁的事件。
- 当前的工作压力超载。
- 一堆烦恼。
- 堆积如山的任务。
- 当下急切的担忧。
- 身体上的疼痛。
这些会让我们感到紧张,让我们烦躁。此刻如果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一些人就会叹息道:“还添乱!就好像这还不够我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受到一切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我们知道这正是让水桶里的水溢出的那一滴。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见树不见林。一切似乎都超出了我们的掌控范围,我们只感受到焦虑和压力。情绪波动可能有很多种原因:
- 有些很容易辨认,有些则较难辨认。
- 有些就在当下(或不久前),有些则隐藏在时间的深处。
原有的和新出现的、明显的和隐藏的原因往往会混合在一起,认识到这些原因的形成条件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可能会误解情绪波动的真正起因,把精力放在错误的地方。
用一个事例来解释一下明显的情绪和隐藏的情绪之间的区别:我们想象一下,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你必须通过一根树干穿越一条湍急的小溪。每个人都能理解你的犹豫,认为这件事是一次冒险,会觉得这是在考验你的勇气。你的恐惧对于每个观察者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这根树干放在坚实的地面上,那么在树干上行走只是一个技巧练习,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难。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恐惧就会引起他人的不解,因为这种挑战对于其他人来说就像一只蚊子一样微不足道。
令人不快的情绪与身体疼痛类似,是一种警示信号,它告诉我们有些地方不对劲,需要做出改变了。如果身体有什么地方疼痛,我们会去咨询医生,接受治疗。但当我们突然情绪低落时,我们可以先自己去找线索,并不需要马上就去找心理咨询师。
04
蚊子如何变成了大象
为什么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会导致情绪爆发?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它隐藏在过去的某处,被各种经验所掩盖,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处理这些情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类似于“语感”的习惯,这种习惯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在什么场景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以及对某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种习惯也可以称为“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我们所有生活经历的总和。它和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伴随我们的一生,且很难被突破或改变。某些带有局限性的认知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当下的生活。
例如,一个人坚信只有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人生才有价值,他就会片面地按照这样的目标行事,他认为“我必须努力、勤奋,严格规划我的职业生涯,步步为营,努力晋升”,哪怕微小的失败也会让他深感不安并怀疑自己。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源于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负面体验。这些负面体验会给我们留下伤痛痕迹,在某个时刻被某个所谓小事触发,对我们造成难以言说的负面影响。我们总是试图让自己免受痛苦情绪的干扰,却很少去思考这些蚊子般的小事其实是我们内在需求受挫的提示。
05
“满足他人的期望,
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重要”
我们的父母坚信他们所做的是“为了我们好”,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受到的教育通常是逆来顺受、履行义务和遵守规范,因此“桌上有什么就吃什么”;即使你真不喜欢,也要在收到礼物时表示感谢并显得开心;待客要热情有礼,少发表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在孩提时代我们就被灌输这样的观念:“满足他人的期望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重要!”在这种观念中长大的人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快乐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关闭了对自我感受的认知,只剩下对他人期望的敏感度。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尤为突出。
白天我们受到角色和规则的约束,到了晚上就只想“安静”一阵儿,这实际上是我们仅存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愿望。如果我们当初能够允许它们存在,那么我们的生活会丰富很多,内心也会更加从容。
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微小的刺激都可能使我们暴跳如雷,我们将种种不满直接表达出来,通过解释和澄清来应对可能的指责。他人可能觉得我们小题大做,把蚊子说成大象,但如果没有这种审视内心活动的视角,我们就没有机会理解情绪背后的深层含义。
那些隐藏在我们生命中的痛点总会一次次显露出来,并激活那些陈旧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不愉快的情绪。这就像在某些掷骰子的游戏中,我们掷出的骰子落到一个写着“返回到……”的格子里,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尤其当我们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可能在暗示我们忽视了某种内在需求。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当我们爬山时,空气变得越稀薄,我们就越费力,缺氧会迫使我们停下来。
当情绪突然改变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缺少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在前面描述的情况中,如果丽莎、斯特凡、安娜和塞巴斯蒂安都能在情绪袭来时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将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安娜的例子,她常常因为丈夫不整洁的习惯而和他吵架。
06
“我又不是你的用人!”
安娜和彼得之间的冲突看似平常,但这只是冲突的一个层面。在安娜持续的低落情绪中,还隐藏着一些别的值得我们去探寻的深层原因。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的基本需求是如何让他们陷入相互冲突的,要识别出各自“大象”的全貌有多难。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两人的生活背景:
安娜和彼得五年前在科隆相识,相处两年后他们在那里结了婚。安娜是个很有魅力的三十四岁女性,遇到彼得之前,她一直是单身,在一个中小型工商管理企业做项目负责人,很有发展前途。彼得比安娜大三岁,在慕尼黑长大并完成了法学学业,是一家国际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因为工作上的调动,他来到科隆,和安娜相识相知相爱。
但令他们头疼的是彼得又要被调回慕尼黑公司总部,这让安娜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她应该辞去工作离开她熟悉的社交圈吗?彼得提出他可以在科隆找一份新工作,经过两人的综合考虑,安娜决定为了爱情搬到慕尼黑。两人从结婚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生育。
安娜和彼得来到我的诊所,寻求亲密关系方面的咨询。这主要是安娜的愿望,彼得也希望能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因为他对安娜的“持续不满”感到痛苦。他抱怨说,她的唠叨逐渐让他感到绝望。他已经无法忍受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频繁发生的争吵。
她发火的原因虽然有些道理,可彼得觉得不必太在意袜子的问题(通常是指整洁的问题)。他通常只是皱起眉头回复说:“我一会儿去整理。”如果冲突加剧,他会赌气道:“如果你嫌乱,那你自己去收拾吧!”他根本意识不到安娜生气不仅仅是因为袜子没放好。
安娜在这时候会更生气:“我又不是你的用人!”她的大象终于露出端倪了。彼得讥讽道:“如果能让你高兴,那我以后就把袜子收好吧。”“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省得再听我抱怨了,是不是?”安娜都要崩溃了。当然有时候彼得也会好好哄妻子:“我知道了,以后会帮你收拾……”安娜则接着说:“但愿如此!可是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要保持整洁,那做什么都没用。”她转而面向我说:“我已经不再相信他那些不真诚的承诺了。”
显然,对于安娜和彼得来说,这不仅仅是袜子有没有放好的问题,而是他们夫妻之间出了问题。就事论事地讨论袜子怎么放只会让他们陷入僵局。稍微反思后,安娜说:“我经常烦躁是因为我不满足。我渴望被认可和受到重视。但我到底做了什么呢?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不停地收拾。要是我能找到一个更有意思的工作就好了!”
资金的主战场在20CM
本周的A股确实没啥看头,涨不动也跌不下来,但是却有两只ETF让市场惊艳了一把。这两只ETF就是7月16日同时上市的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作为唯二跟踪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ETF,它们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16日和17日都连续涨停。不过,在18日和19日都开始回落了。
现在看看,它们和曾经的日经ETF、纳指ETF等爆款ETF的走势都极其相似,都是在高溢价率下,先是冲高然后是回落,毫不拖泥带水。如今,日经ETF已基本填平了二季度调整带来的沟壑(见附图),纳指ETF还在探底过程中,这是否意味着这两只沙特ETF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冲高呢?
笔者觉得后市继续冲高还是大概率的事情,毕竟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沙特有这样的底气,特别是“2030愿景”提出后,沙特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只不过相比目前的日经ETF,这两只沙特ETF的溢价率还是明显偏高,耐心的投资者可以等待调整充分后再行介入。
除了这两只沙特ETF,市场中本周还有几家公司涨得不错,包括阳光电源、晶科能源和TCL中环,而它们也都与沙特相关。其中,阳光电源近期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了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晶科能源全资子公司和TCL中环都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签订了《股东协议》。
也因此,上市公司掀起了“沙特热”,密集官宣与沙特的合作。如志特新材,在沙特等地已有合作项目并持续交付;富煌钢构,已与沙特Al-Rajhi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连电瓷,目前沙特是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之一……(见表1)
不过,在市场上引起较大反响的还是阳光电源等三家公司,因为这与沙特的“2030愿景”相吻合。据了解,沙特的“2030愿景”旨在推动国家在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转型和升级,涵盖的领域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在2019年2月22日,中沙围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进行了产业对接,而阳光电源等都是新能源领域细分行业的龙头。
同时,阳光电源等三家公司与沙特的合作也预示着,沙特致力于实现“2030愿景”的操作已开始逐步实施。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包括光伏、风电、电网等在内的电力设备板块有望受益于沙特能源结构变化,尤其是电力设备相关出口企业有望感知到相关细分产业积极变化。
照此梳理,笔者发现,多家电力设备公司或是出口规模较大,或是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其中就包括了刚刚提到的阳光电源(见表2)。
文章就写到这里了。
本篇文章的数据彩蛋是:中东富豪们(阿布扎比、科威特)的最新持仓。其中,有29家上市公司的最新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部分公司获得了阿布扎比、科威特的联合重仓。大家可以长按下方表格二维码,然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最后“加入学习”,即可【免费】领取。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安娜继续说:“如果你能在家务方面更多地支持我,我会轻松很多,这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但是,难道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完美地做好家务?我还要等多久才能实现要孩子的愿望?”她没有说出口的是:“我其实是嫉妒你的。你能从事一份令人兴奋的工作,得到认可,取得成功。有时我甚至嫉妒你遇到了困难,因为你的工作很重要。”
于是大象的轮廓就依稀可辨了。当然要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并不容易,因为它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安娜之前没有意识到她常常被激怒是因为基本需求(如被认可、得到理解等)没有得到满足。
她的父母以身作则,教导她首先要履行义务,并且要服从这种义务。无论生活是否令人满意,都不必过问,必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因此,安娜内心的想法大部分是由命令句组成的:“我必须照顾他人!”“我不能自私!”或者“生活的一半就是收拾!”安娜的行为似乎表明,她坚信追求完美的标准是让自己的生活保持“井然有序”,她的座右铭是:“遵守规范,你就能把握自己的生活。”
看上去安娜好像是对袜子的问题斤斤计较,实际上这是她对生活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内心引发的一种自我保护程序。
对她和她的丈夫来说,因袜子而生气,要比讨论重要的基本需求受挫更容易。如果不对生活经历进行更深入的审视,会很难理解对待不满足感的这种表面处理方式。因为这也不符合安娜的形象,她有着自信的外表、突出的职场能力以及足够的独立性。我们必须向更深处挖掘才能够理解安娜的感受和反应。在审视她的生命历程时,她的大象逐步显出轮廓。
对彼得来说,这个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妻子经常感到不满。他实际上并不太在意这些持续的抱怨,而是对她和他在一起不幸福感到不安。他害怕无法给予她想要的东西。安娜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而他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所以,彼得有一种潜在的负罪感,然而他不愿意承认。
在解析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对夫妻对于袜子问题是蚊子还是大象的意见并不一致。彼得把关于袜子的争吵视为烦人的小事一桩,而安娜却感到非常沮丧。彼得想把这件事当作蚊子来对待,以避免严重的冲突,而安娜则不肯罢休,她希望自己的诉求得到关注。所以,蚊子后面是不是一头大象的问题,取决于个人关注点,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争论。然而他们两人都可能意识到了这其实是关乎大象的问题,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本文摘编自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作者:(德) 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德) 爱娃·温德勒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品方:磨铁图书
译者:杨丽 李鸥
出版年: 2024-1网上配资平台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