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投资领域,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与罗伯逊的老虎基金,曾是举世瞩目的存在,它们堪称全球最大的两支对冲基金。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这两支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场可谓翻云覆雨,纵横捭阖,无人能出其右。1998年不错的配资平台,它们携手做空泰铢,一场撼动亚洲的金融风暴就此掀起。
然而这场战役竟成了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最后的辉煌。2000年3月,罗伯逊宣告,因投资亏损惨重,经营长达20年的老虎基金将关闭。次月,索罗斯也无奈宣布,量子基金在近一个月内净亏50亿美元,基金不得不清盘重组。
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是全球名气最大的两支对冲基金。
老虎基金创立于1980年,掌舵人罗伯逊出身行伍,性格执拗,行事风格极为凶悍。他秉持投资如同野兽搏斗的理念,坚信唯有凶猛者方能笑到最后。在投资上,只要是罗伯逊认定的机会,他便会勇往直前,即便过程中遭遇巨额亏损,也会坚持到底。
起初的十年,老虎基金主要聚焦美股投资,执行股票多空策略。
该策略的核心是在股市中挑选100只最优质的股票做多,同时选取100只最差的股票做空。
如此一来,无论市场处于熊市还是牛市,由于100只好股票的表现往往优于100只差股票,基金便能实现盈利。罗伯逊堪称选股高手,凭借这套策略,老虎基金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常年维持在30%以上。
起初,索罗斯和罗伯逊在业务上并无交集,各自为战,分属对冲基金的两大不同流派。
罗伯逊专注于股票多空,主要活跃于美股市场;而索罗斯则投身全球宏观领域,在全球金融市场四处寻觅机会,哪里有热点,他就奔赴哪里。全球宏观策略相对股票多空策略更为复杂高端,其投资工具丰富多样,从业者不仅要精通股票,还需对国债、外汇、大宗商品、衍生品等了如指掌。
80年代末,老虎基金规模持续扩张。罗伯逊见索罗斯在全球宏观领域成绩斐然,便萌生转型之意,也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一展身手,老虎基金由此逐渐向全球宏观基金转变,索罗斯和罗伯逊的业务也开始产生交集。
1989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两德实现合并。鉴于东德经济远落后于西德,多数投资者认为西德经济将被东德拖累,德国股市恐将陷入熊市。
但罗伯逊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坚信两德合并将带来更广阔的市场与更充沛的劳动力,德国股市势必走牛,于是老虎基金重仓德国股票。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德国股市从1989年的1300点一路攀升至1990年的2000点,涨幅超50%,老虎基金斩获丰厚收益,罗伯逊的全球宏观策略首战告捷。
此后,老虎基金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整个90年代,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如影随形,国际金融市场成了它们肆意驰骋的狩猎场。
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老虎基金与量子基金大肆做空日本股市,日经指数从最高点的39000点急剧下跌至14000点,市值蒸发高达60%。
1993年,索罗斯联合罗伯逊狙击英镑,英镑在短短一个月内暴跌20%,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此役欧洲各央行共计损失60亿美元。
1994年,墨西哥政府为应对资本外流,宣布比索对美元一次性贬值15%,引发墨西哥金融危机,索罗斯和罗伯逊迅速转战墨西哥,疯狂抛售比索和股票,最终比索贬值42%,墨西哥的IPC指数暴跌48%。
1995年,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又将目光投向铜期货,在伦铜市场与住友商社展开长达一年的激烈交锋。最终住友商社血亏4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伦铜市场战况过于惨烈,索罗斯提前撤离,只有罗伯逊坚守到最后,所以住友商社亏损的资金大多流入了老虎基金囊中。1997年,索罗斯与罗伯逊再度联手做空泰铢,迫使泰国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直接引爆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财富被大肆掠夺,索罗斯仅在泰国就获利40多亿美元。
可以说,整个90年代,索罗斯和罗伯逊几乎未曾停歇,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频繁制造金融动荡。1997年,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均超过70%,两只基金规模迅速膨胀,双双突破200亿美元,荣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对冲基金。
索罗斯和罗伯逊在国际金融市场风头无两,成为令众多国家胆寒的金融大鳄。
或许是因为他们在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操作给许多人带来巨大损失,行径过恶,终遭报应。
1998年后,曾经战无不胜的二人开始频繁失误,接连做出错误决策,基金业绩急剧下滑。1998年,索罗斯与罗伯逊在俄罗斯金融市场投入巨额资金,却遭遇国债违约这一超级黑天鹅事件,两只基金深陷俄罗斯市场,亏损达10亿美元。
俄罗斯的这场危机影响深远,华尔街“梦之队”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因此破产。俄罗斯金融危机让尚未完全恢复的亚洲市场雪上加霜,日元受此牵连快速贬值。
此前,索罗斯和罗伯逊曾做空日本股市、与日本住友商社交锋,此次日元因资本外流大幅贬值,索罗斯认为又有机会对日本下手。罗伯逊预计日元至少会跌到150以上,于是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在日本大量借入日元,兑换成美元后投回美国。1998年下半年,尽管日本经济依旧萎靡不振,毫无起色,但日元却出人意料地大幅升值,从147一路飙升至112。
由于做空日元的规模过大,老虎基金爆亏50亿美元。
十几年来未尝败绩的二人,在俄罗斯和日本接连遭受重创,累计亏损近100亿美元。索罗斯和罗伯逊自投身金融市场以来,一直顺风顺水,从未遭遇如此重大挫折,此次在亚洲却接连受挫,损失惨重。
1998年,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业绩惨淡,二人决定先求稳,从国际市场撤回美国。彼时,美国股市正处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科技股涨势惊人。索罗斯和罗伯逊皆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们笃定科技股泡沫难以持久,回到美国后便联手做空科技股。
诚然,所有泡沫终会破灭,但破灭的时间却难以精准预测。1999年下半年,科技股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一路高歌猛进,两大基金持有的空头寸亏损严重。罗伯逊采用的是股市多空策略,他大量买入美国航空集团和废料管理公司这两只传统经济股票,同时做空朗讯科技和美光科技这两只新经济股票。
由于股市资金不断从传统企业流向科技企业,他做多的传统企业股价暴跌,其中占罗伯逊持仓四分之一的美国航空,股价从80美元跌至25美元,而他做空的两只科技股却大幅上涨,老虎基金在多空两端均出现巨额亏损。
索罗斯曾说:“我热爱冒险,但从不固执,我愿意向市场认错,这并不丢脸。”
在伦铜市场,索罗斯率先撤离;此次在美国股市亦是如此。
1999年四季度,索罗斯被科技股的走势“教育”后,果断转变策略,开始做多。结果在一个季度内,量子基金不仅弥补了全年亏损,还实现35%的丰厚盈利。而罗伯逊却依旧坚信科技股毫无价值,一门心思坚持做空,亏损愈发严重。
当年年底,老虎基金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年会,由于连续两年巨额亏损,投资人怨声载道,他们无法理解罗伯逊为何执着与科技股作对。年会现场,情绪激动的投资人当面质问罗伯逊长达15分钟,罗伯逊深感难堪,当场落泪。
2000年一二月份,科技股的狂热丝毫未减,纳斯达克指数持续攀升,固执的罗伯逊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开年便亏损13%。投资人忍无可忍,纷纷大量撤回资金,老虎基金规模从200亿急剧缩水至60亿。基金管理规模下降,收取的管理费也随之减少,加之基金持续亏损,无法获得业绩分成,老虎基金甚至陷入连工资都无法发放的困境。
2000年3月30日,罗伯逊给投资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回顾了老虎基金的辉煌过往,同时感慨道:“科技股泡沫让我深切体会到人性的疯狂,但这种非理性的疯狂必将引发灾难,没有任何泡沫能够永远存续。”邮件发出次日,老虎基金宣告清盘倒闭。
老虎基金倒闭,其伙伴索罗斯心中五味杂陈。尽管量子基金在年初科技股暴涨中获利颇丰,但索罗斯认同罗伯逊的观点,认为科技股如此疯涨,迟早会出问题。2000年2月底,量子基金清空所有科技股,试图规避风险。
此后数日,纳斯达克指数涨势依旧,仅略微震荡后便再度大幅上扬。索罗斯陷入两难境地:不入市,其他基金业绩不断攀升;入市又担心科技股崩盘。量子基金空仓一段时间后,终究还是抵挡不住诱惑,再次重仓科技股。
2000年4月,在老虎基金倒闭一个月后,科技股泡沫终于破裂,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众多科技股沦为废纸。此后两年,美国股市蒸发5万亿市值,索罗斯被深度套牢,量子基金在一个月内巨亏50亿美元。4月28日,量子基金宣告终结,仅比老虎基金多存续一个月。
索罗斯和罗伯逊相继倒下后不错的配资平台,全球宏观投资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落幕。